中式座位安排

中式座位安排

 
Wedding-Seating-Template.docx
docx文件
37.4K

座位表製作

合理且尊重地分配座位能夠提升婚禮的整體氛圍和賓客的滿意度。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安排建議:

1. 家人稱謂

傳統上,家人稱謂可根據不同的正式程度選擇使用全名或簡稱:
  • 新老爺、新奶奶、新外父、新外母/ 老爺、奶奶、外父、外母:適用於不想寫全名的情況。
  • 新郎爸爸、新娘爸爸、大姐、二哥:適用於較為親近的家人。
  • 正式稱謂:如選擇使用爸媽的全名,需加上先生 / 女士。

2. 親友稱謂

親友稱謂的書寫方式有以下幾種:
  • 中文全名 + 稱謂
    • 例如:李OO大伯
    • 例如:王OO舅父
  • 稱謂 + 中文全名
    • 例如:大伯 李OO先生
    • 例如:舅父 王OO先生
  • 若使用英文,則僅需寫 Mr. XXXX XXXX,無需加稱謂。

3. 其他親友 / 朋友稱謂

其他親友 / 朋友的稱謂書寫方式如下:
  • 先生
  • 先生伉儷 / 先生及夫人:適用於夫妻,僅需寫丈夫名,例如:周星星先生及夫人
  • 女士:適用於年長女性朋友
  • 小姐:適用於年輕女性朋友
  • XXX 先生 / 小姐一家 或 闔府:例如:張先生一家,適用於全家邀請
  • 英文書寫方式僅需寫 Mr. XXXX XXXX’s family,無需加稱謂。

 

4. 座位安排

  • 主家席
    • 男女家各安排一席:以示對雙方家人的尊重,所有直系親屬(兄弟姐妹、祖父祖母等)都應排坐在主家席。
    • 新人座位:新郎和新娘應男左女右地一起坐,***傳統上伴郎和伴娘坐在新人身旁,方便協助新人,現時則沒有規定。新人會與男家老爺奶奶一起坐在男主席。
    • 男主家席為一號桌,女主家席為二號桌,主家席一般使用紅色桌布。
    • 長輩及親近親人:雙親的兄弟姐妹等長輩亦可安排坐在主家席。後父或後母的座位安排需按新郎新娘親生父母及其後父母的關係作決定。
    • 若父母離異,需分開座位,主家席會安排雙數桌,例如四張主家席,使用紅色桌布。
    • 部分場地會直接用 “男主家席” 作桌號,數字號則為其他來賓座位。
    • 主人家(四大長老及新人座位)背向舞檯面向大家,來賓自由劃位
  • 客席安排
    • 喜慶事圍數都會以雙數計算。
    • 禁用數字:婚禮上一般禁用 4 號桌,部分亦會避免使用 7 號桌。
    • 方便安排:可於座位表上在 TABLE 1 / 一號桌旁加入類別名,方便簽到,例如 Table 3 (男家親友)
    • 盡量將來賓整合成一桌 12 位,減少無謂席數,手抱 BB 另計。如有空位可考慮找兄弟姊妹團(如兄弟姊妹團不足一圍)。亦應盡量避免將「陌生人」編在同一席,讓相熟朋友聚在一起能提升整體氣氛。而單獨參與的親友,可編排在社交能力強/E人的朋友同桌。
    • 預早查詢親友是否出席:提前確認親友的出席情況,全家出席與單人出席會對座位編排大影響,便於控制席數及入座時的場面。
    • 有些大型圓桌可容納 24 人。
    • 請私下記錄需 BB 椅及素食的桌位。

小貼士

  • 如超出1人,有13人的客席,可提前與宴會同事商議,一般都是可以。
  • 記得預留足夠位置及空間給要 坐輪椅的來賓、需要工人協助的來賓。
  • 小圍數宴會中經常出現3-5圍,又想場面好看,可與場地商議每圍的最少人數是多少,由原本 12*3=36 改成 9人一圍或 8 + 8 + 10 + 10 = 36人/4圍。這安排會對場地人手宴客及分菜工作需求提高。

5. 每圍位置安排

一般會直系親友 > 遠房親友 > 主人家朋友 > 新人朋友 去安排與主家席及舞台位置的遠近。

男主家席 (1)

小貼士:

  • 盡量安排較近路邊餐桌的來賓坐滿,拍攝效果會更好。
  • 承上,如大機會缺席的來賓安排會靠牆邊位置。
 

6.真實例子

座位表上 中式會是  1. {男方姓氏}{女方姓氏}聯婚 2. {男方姓氏}府迎親 3. {女方姓氏}府於歸

最好的設計會是包括:枱號、平面圖、名單、組合名

WhatsApp Image 2025-03-20 at 02.05.35 (1)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喜歡文章或覺得幫到手就支持一下啦~<3
打賞
評論 搶頭香
頭像
歡迎留低你嘅評論!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代碼圖片

    暫無評論內容